EN

电子万能试验机

联系方式

三思永恒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手机:18058519587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纬三路111号
上海销售中心:上海市中达路518号1幢
江苏销售中心: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去钱湖路88号S-1(勤新工业园)
湖北销售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书城路珞珈雅苑7栋1903室
重庆销售中心: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技大道康田西锦2号楼

CMT2102LD微机控制薄膜拉伸试验机

设备主要功能:

    主要用于锂电池隔膜、胶粘剂、胶粘带、不干胶、医用粘剂、保护膜、离型纸、复合膜、食品塑料袋、日用化妆品塑料、人造革、编织袋、薄膜、纸张的拉伸、压缩、弯曲、穿刺、剥离、撕裂、金属、非金属材料(含复合材料)等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研究,具有应力、应变、位移三种闭环控制方式,可求出最大力、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断裂延伸率、屈服强度等参数。 根据GB及ISO、JIS、ASTM、DIN、EN等标准进行试验和提供检测数据。

设备主要构成:

CMT2102LD微机控制薄膜拉伸试验机为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由主机(包括机架、底座、传动系统)、夹具、变形测量系统、软件系统、电气系统构成。

设备主要特点介绍:

主机采用单空间结构,试验空间在下空间,主要由底座和机架构成。

锂电隔膜概述;

   隔膜在电池中的主要功能是隔离电池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保证锂离子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正常通过微孔通道以保证电池正常工作,因此隔膜的性能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容量、循环性能、充放电流密度以及安全性等关键指标有重要的影响。

隔膜的性能评估主要来自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其中稳定性的实现难度相对较低,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实现受制于工艺和材料。在稳定性方面,电化学稳定性较强以及机械强度高的隔膜可以有效降低隔膜受到腐蚀和变形的程度,这对于电池的使用寿命长短相当关键。在一致性方面,主要考量的是隔膜上微孔的孔径以及厚度,只有保证较低的电阻和较高的离子导电性,电池才会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在安全性上,抗穿刺以及耐高温的隔膜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的情况,一旦出现短路,极有可能造成爆炸等事故发生。

目前,聚烯烃隔膜的制备工艺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湿法制备占据主流。干法又称为熔融挤出拉伸法(MSCS),包括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单项拉伸在低温冷拉伸和高温热拉伸阶段进行纵向拉伸,主要是为了增强隔膜的纵向力学强度,降低横向力学强度。双向拉伸优化了单项拉伸的工艺,在聚丙烯中加入了 β 晶型成核剂,利用其不同相态下的密度差异而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晶型转变形成微孔,增强纵横向力学强度。干法拉伸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成的膜具有多孔结构,适用于高功率密度电池。但该工艺所制备的膜较厚,孔径及孔隙率不易控制,需成孔剂等添加剂辅助成孔,均一性差。

湿法又称为相分离法、热致相分离法(TIPS),包括同步和异步。通过将某些高沸点小分子如增塑剂石蜡油等与聚烯烃树脂混合熔融成均相混合物,降温发生固-液相或液-液相分离,形成膜片再加温至近熔点状态,双向拉伸以保证分子量取向一致,后用溶剂将增塑剂从薄膜中萃取出来而得到的亚微米级微孔膜材料。湿法工艺过程易于调控,且生产的隔膜具有孔隙率高、孔分布均匀、双向拉伸强度高、机械性能强、穿刺强度大等优势,但需添加溶剂,成本较高。由于湿法双向拉伸所制备的隔膜的高孔隙率和透气率使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充放电性能,更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所以市面上以湿法制备为主。

锂电池隔膜测试说明:

混合穿刺强度测试的是电极混合物刺穿隔膜造成短路时隔膜所受到的力,方法可以参照NASATM2010-216099《BatterySeparatorCharacterizationandEvaluationProceduresforNASA’SAdvancedLithium-ionBateries》或GB/T21302—2016《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混合穿刺强度一般用于电池发生短路概率的评估,由于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与正、负极的粗糙表面有接触,在电池的组装和使用过程中,电极表面有可能将隔膜刺穿,因此混合穿刺强度相对穿刺强度而言是一种动态的指标参数。

锂电池隔膜耐穿刺强度测试方法:将直径为100mm的试片安装在样膜固定夹环上,然后用直径1.0mm,直径顶端半径为0.5mm的钢针,以(50±5)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片的负荷。测试片数5个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穿刺强度试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对隔膜的拉伸强度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夹具间距、拉伸速率以及试样尺寸等参数的设定。USABC规定,隔膜的拉伸强度须满足如下条件:即当施加1000psi的外力时,隔膜的偏置屈服应小于2%。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最大试验力:50N;

试验机准确度等级:0.5级;

试验力测量范围:0.2%—100%FS;(满量程)

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示值的±0.5%以内;

试验力分辨力:最大试验力的1/±500000(全程不分档,且全程分辨率不变);

变形测量范围:0.2%~100%FS;

变形示值误差:示值的±0.5%以内;

变形测量分辨率:最大变形的±1/500000,全程不分档,且全程分辨率不变;

大变形测量范围:10-800mm;

大变形示值误差:示值的±0.5%以内;

大变形测量分辨力:0.008mm;

位移示值相对误差:示值的±0.5%以内;

位移分辨力:0.025µm;

应力(力值)控制速率范围:0.005~5%FS/s;

应力(力值)控制速率精度:速率<0.05%FS/s 时,为设定值的≤±2%以内,

                               速率≥0.05%FS/s 时,为设定值的≤±0.5%以内;

应变(变形)控制速率范围:0.005~5%FS/s

应变(变形)控制速率精度:速率<0.05%/s 时,为设定值的±2%以内,

速率≥0.05%/s 时,为设定值的±0.5%以内;

位移横梁控制速率范围:0.001~500mm/min;

位移控制速率精度:速率<0.5mm/min时,为设定值的≤±0.5%以内,

速率≥0.5mm/min时,为设定值的≤±0.2%以内;

主机参数:

有效拉伸空间(带夹具):H 600  mm;

有效拉伸空间(不带夹具):H1 600  mm;

主机外型尺寸(长×宽×高):A562×B350×C1427 mm;

电源:电压  220  V/50Hz±10%;功率  0.4   kW;

主机重量:约  110  kg。

400-855-1029

扫一扫,立即关注